发布日期:2023-03-31 浏览量:1
字号:大 中 小
【成果研发背景】
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,骨科学在诊断、治疗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,其中研究显示,患者平卧时,下肢抬高30°,股总静脉峰流速比静息位峰流速血流速度增加49.64%,在对骨科病人进行下肢治疗时,需要使用下肢抬高垫,便于医护人员对病人的治疗及护理。
由于现在骨科病人使用的下肢抬高垫,都是统一的长度和大小,无法根据病人的下肢长短进行调节,导致一些病人的足跟部和腘窝处不能处于悬空状态,易使足后跟出现压疮或腘窝处腓总神经损伤,现亟需一种可调节的下肢抬高垫来改善此种情况。
【成果内容及创新价值】
本实用新型对第一垫块与第二垫块的距离调整,使其能适用于不同腿长的患者,同时通过保护槽,使患者的足跟部与第二垫块相贴合,防止足跟部皮肤发生压力性损伤;通过调节膝关节下抬高垫的长度,使腘窝下无抬高垫压迫,防止腘窝处腓总神经损伤。利用调节机构与保护槽相配合的设置方式,通过滑板与滑槽内腔的滑动,便于对第一垫块与第二垫块的距离调整,使其能适用于不同腿长的患者,同时通过保护槽,防止患者的足跟部与第二垫块相贴合,影响到足跟部的皮肤;通过调节膝关节下抬高垫的长度,使腘窝下无抬高垫压迫,防止腘窝处腓总神经损伤。利用棉布与防水布相配合的设置方式,通过棉布,使患者下肢与第一垫块及第二垫块的贴合更加舒适;通过防水布,防止第一垫块与第二垫块受到污染,降低医护人员对第一垫块及第二垫块的清理;通过按摩块,便于患者下肢的按摩,使患者下肢垫高时更加舒适。
附图说明:
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。
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。
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俯面剖视结构示意图。
【预期前景与效益】
目前下肢抬高垫骨科病人和一些外科卧床病人普遍需使用,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,许多老年医院和居家养老人群也需使用,如果能生产出这款更舒适更人性化的下肢抬高垫,必将广受这些人群的欢迎,市场潜力较大。